中国传统日用陶瓷开光见景增添美感
“开光”作为我国传统日用陶瓷装潢上常见的一种形式,具备很好的图案装潢效果,在视觉上可以使主体装潢突出,比较快捷地传达艺术家们的创作思想和审美情趣,既雅观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。
所谓“开光”,景德镇的老艺人又称为“开堂子”,是在瓷器上构成圆形、长方形、菱形、扇面形等外框,而后再在该空间里饰以山水、花纹、人物等,具备突出主体、对照强烈、以静衬动等特性。开光之法,如同打开了一扇窗户,从不同的窗口看到了不同的景色,有俊秀的闺阁仕女,有无忧无虑的牧童放牧,还有明媚的青山绿水……万千精髓,玲琅满目。
瓷器开光装潢画法,源自哪个朝代,目前还没有定论,但从考古资料来看,至少可以追溯到宋朝。最早的开光瓷见于宋代的磁州窑和吉州窑,这是当时两处知名的窑厂,规模庞大,生产数量很多。两窑的能工细匠,以能在瓷胎上纯熟地绘图写字,对瓷器进行美化装潢,开光艺术也就在此时产生了。
元、明、清景德镇瓷器上更是大批运用开光技法进行装潢,并有所创新。例如,成化瓷器上的菱形开光,康熙五彩瓷器上的“福”、“寿”字开光,乾隆粉彩转心或转颈瓶腹部圆形开光加镂空等,技法精深特别。清朝更为多见的青花瓷、彩瓷则把这种瓷器装潢画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。开光中的现象有民间故事、姻缘故事、童子嬉戏、山水花鸟、诗词文字等,只需要代表吉祥美妙祝贺的,都可以在开光中表示出来。
山东济南市博物馆珍藏的一件清代粉彩开光题诗壁瓶,色彩淡雅,还不失华丽之气。
此壁瓶高23厘米,口长7.3厘米,口宽3.5厘米,底长7厘米,底宽3.3厘米,厚5.4厘米。撇口,长颈,圈足,口、足描金。绿釉里、底。器身淡粉釉粉彩绘花卉纹,腹部描金亚字形开光内为墨彩六行隶书题字及两方印章。足部青花绘回纹。背面有四个圆孔,一处凹形挂槽。
壁瓶,顾名思义,是一种挂在墙上的装潢瓶,又称桥瓶。壁瓶来源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,器型有葫芦式、瓜棱式、莲花口式等。最常见的器型如花瓶的一半,即从纵面剖开的半个花瓶,靠墙的一面平坦而有孔,可以系绳悬挂。随着壁瓶在生活中的运用,任梦又把壁瓶和插花艺术结合起来,壁瓶的艺术再次得到了丰盛和升华,并逐步成为美化居室的理想摆设而盛行起来。自乾隆以来,文人雅士或是平民百姓,都以装潢壁瓶为时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