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租赁业蕴藏巨大商机
改变传统家居用品销售渠道,打造“大租场”的新模式……随着家居租赁公司的兴起,租赁耐用消费品成为都市“乐活族”的新时尚。业内专家评价,租赁行业的发展将是拉动内需的有效手段,有利于破解当前制造业库存积压的困局。
据了解,以往家居产品市场渠道主要是“经销商+卖场+专卖店”的形式,企业过度依赖“大卖场”渠道,还容易面临库存挤压。
有关数据显示,从家庭到企业,积压着大量利用率低的家电、家具、设备。发展实物性租赁就是把“存货”变成“活钱”,调动调剂余缺、提高利用率的一条有效通道。
作为国内较早定位专业做“租赁连锁”的企业,广东邦家租赁首期吸引了风投机构投入的3亿元启动资金,租赁业务涉及家电、家居、汽车、健身器材等多种家居产品。经过3年探索,邦家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“连锁租赁”消费平台。
调查显示,我国此前也有一些零散的电器租赁公司,但规模普遍较小,出租的家电大多老旧,邦家总结了教训,对厂家提出绿色、环保、节能的严格要求,人选的家具厂商一定是行业内的大品牌。目前,邦家的目标消费群体分为私人租赁与集团租赁两个板块。
“由租赁公司出面打点,满足终端客户诸如短期租赁、长期租赁、以租代售等多种需求,通过一次性回笼货款,还能增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。”邦家租赁CEO蒋洪伟表示,“租赁消费的发展,意味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,同时也为政府扩大内需找到一条便捷途径。”
尽管租赁消费不断迎合着消费者的需求,但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的租赁消费产业发育明显不足。目前租赁业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只有1%—3%,这与美国、韩国、澳大利亚等国租赁渗透率超过25%的情况相去甚远。
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:“租赁业是发达国家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之一,特别是在刺激投资需求、推动信用消费上,发挥着独特的作用。至今美国的租赁业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30%左右,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,中国租赁业的探索与发展,对启动内需来说是一把‘新钥匙’,对‘产能过剩’来说多了一个‘流通渠道’。”
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表示,在家电出口不畅,行业库存高启的背景下,租赁的出现对刺激内需和消化企业库存有积极作用。租赁形式在厂家和消费者之间搭桥,有利于树立“以租代买”新消费观,租赁业发展适逢其时。